close

和和機械現在市場行情是多少呢??

和和機械股價如何呢??

因為和和機械還未在集中市場掛牌

所以是未上市股票

未上市股票都是私人間轉讓

只要雙方議價同意就可以

所以價格是雙方議定

但是有一定的行情

許多網站也會呈現目前的股價參考

這裡一些比較熱門的公司會有參考行情

但都建議可以直接聯繫交流討論

會不會上興櫃??什麼時候掛牌??

這些問題都要等公司公告才知道~

市場上常常有來路不明的訊息

號稱即將上興櫃

引誘人投資

未上市股票因為是私人間交易

相較上市櫃股票而言

會有流動性風險

產生想變現也無法變現的狀況

所以投資一定要多多了解公司

這篇文章會針對和和機械這公司整理出基本資料以及最新消息,

可以方便股東或即將成為股東的人

快速了解這家公司的管道~ 

若有任何和和機械股票的問題

趕快加入LINE好友或來電交流討論

 

與我聯繫

詢問和和機械股價或交易問題,可以直接加LINE聯繫或來電

 

加入好友

未上市股票交流,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LINE   ID是 @way168 歡迎加入好友討論

 0922-966-059  張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本站提醒

本篇文章純粹由個人整理媒體報導新聞,

方便投資人了解公司的相關訊息,

這裡與公司無任何關係,文章提到的公司資訊,

文章內容皆來自網路上搜尋的新聞,

內容報導的真實性,還請大家自行求證。

本站雖然主要討論未上市股票

但不代表內文中公司有對外流通股票

還在未上市的公司股權大多集中在大股東手裡

所以有內容不代表有交易 還請各位讀者別誤會!

另外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

也不接受委託交易

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

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

歡迎版友們一起討論交流此公司訊息,

也歡迎知情股東多多提供資訊

如公司資訊、財務狀況、產業前景、市場流動性之類的訊息

如果本篇文章有造成公司困擾

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下架處理

 

公司簡介
台灣和和機械創立於1979年,以雷射切割機、 切管機、彎管機和管端倒角機爲公司的營運主軸。超過30年的技術經驗和研發能量累積,目前金屬管棒材切管機和彎管機的市場佔有率和規模是亞洲第一,全球前五大廠。
臺灣和和機械從事生産管材類加工機械已有30多年歷史,技術力量雄厚、開發力量強。在臺灣同類行業中率先於1995年通過 ISO9002質量體系認證,也是爲數不多能自己開發編寫CNC彎管機數控軟體的公司之一。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和中國大陸設有分公司,具有年生産較高階彎管機等機床設備2000多台能力。産品銷售覆蓋歐、美、東南亞各地。
爲了因應全球化布 局,和和機械不僅在臺灣擁有2座生産基地,在大陸張家港市有和和機械(張家港)有限公司生産基地及20多個分公司,馬來西亞分公司、英國分公司,加上全球約40個代理商的市場通路。我們相信及秉持的信 念是,和和機械的品牌形象 不只是一家機械製造工廠,而是提供客戶服務的 企業。
如何創新價值及增進 研發能量,和和機械展現了其獨 特的人本精神,把最核心的公司價值回歸到 “人本的關懷”。先 重視員工關係,建立起公司的願景、 使命及責任感,不論是CEO還是基層員工,都能受到人本的關懷,讓這些很開心在工作 上的員工,去贏得顧客的信任,推動顧客滿意,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 標。唯有重視最基本的人文,才能讓員工發揮創意,創造出最符合市場需 求及環境保護的機器設備。
做爲CNC金屬加工設備的領導廠商,和和機械憑藉著豐富的制 造經驗及研發能量,且和世界各國的合作夥伴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因爲和和機械傾聽客戶 的聲音,落實創新價值,提供了先進的機器設計,人性化的操作介面及功能,迅速服務創造客戶滿意。展望未來,和和機械不僅是亞洲第一,更要把臺灣精品推向世 界第一。

公司基本資料

統一編號 52579072   
公司狀況 核准設立  
公司名稱 和和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出進口廠商英文名稱:SOCO MACHINERY CO., LTD.) 
章程所訂外文公司名稱 SOCO MACHINERY CO, LTD.
資本總額(元) 479,862,490
實收資本額(元) 479,862,490
每股金額(元) 10
已發行股份總數(股) 47,986,249
代表人姓名 林志遠
公司所在地 臺中市南屯區春社里精科東路3號
登記機關 臺中市政府
核准設立日期 068年08月28日
最後核准變更日期 109年12月07日
複數表決權特別股
對於特定事項具否決權特別股
特別股股東被選為董事、監察人之禁止或限制或當選一定名額之權利      無
所營事業資料 CB01010  機械設備製造業
CB01030  污染防治設備製造業
CE01010  一般儀器製造業
CN01010  家具及裝設品製造業
CP01010  手工具製造業
F401010  國際貿易業
H703100  不動產租賃業
H703090  不動產買賣業
H701010  住宅及大樓開發租售業
ZZ99999  除許可業務外,得經營法令非禁止或限制之業務
 

董監事持股

序號 職稱 姓名 所代表法人 持有股份數(股)
0001 董事長 林志遠   2,257,701
0002 董事 連錦綉   1,259,725
0003 董事 黃萬見   2,225,896
0004 監察人 林怡廷   548,881
 

公司新聞

 

歡迎直接來電~0922-966-059 張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國產雙擺頭雷射切割模組首度亮相!工研院攜手和和機械強化供應鏈韌性

作者 姚 惠茹 | 發布日期 2022 年 02 月 24 日 10:59 | 分類 材料、設備 , 自動化 , 財經

「TIMTOS x TMTS 2022 工具機展」正在臺北南港展覽館登場,今年工研院攜手機械製造大廠上銀科技與國內最大雷射切管設備商和和機械,展出全台唯一國產化的擺動式雷射加工頭「雙擺頭雷射切割模組技術」,導入雷射切割機後,加工精度媲美歐美品牌,成本僅二分之一。

全球雷射市場持續成長,市場研調機構 Mordor Intelligence 指出,預計在 2022 年至 2027 年,全球雷射市場的年複合成長率約為 13.76%,其中亞太地區市場占比最大、成長最快,其中「雙擺頭雷射切割模組技術」的研發,為國產雷射加工設備發展的新里程碑。

工研院雷射與積層製造科技中心執行長曹芳海表示,雷射切割模組上增加兩組擺動軸,透過擺動軸內建的光學鏡組,搭配上銀科技的力矩馬達迴轉工作台,導引 2000W 以上的高功率雷射源進行多自由度的擺動式切割動作,其旋轉軸可無限旋轉,不受角度限制,重複精度達到正負 0.0028 度。

曹芳海指出,隨著雷射加工需求越來越精密,甚至要能在複合材料上切割出各種不規則的幾何圖型,如同人用手臂寫字或用手腕寫字的顯著差異,雷射切割機也需要仰賴擺動式雷射加工頭,作為能全角度運動的靈活手腕,提升切割效率與品質。

和和機械特助林祖年表示,相較進口歐美品牌的擺動式雷射加工頭一顆要價 150 至 200 萬元,工研院的雷射光路結合上銀科技的力矩馬達迴轉工作台「雙擺頭雷射切割模組技術」,透過關鍵組件國產化,可大幅節省二分之一的成本,並導入和和機械的雷射 3D 管件切割機、五軸雷射切割機,提供國內雷射設備、工具機業者國際規格、國產價格的切割技術。

和和秀磁浮雷射切鈑機 全國第1台
和和機械在彎管機和金屬圓鋸機是亞洲第一大,全球前三,是台灣機械產業在世界競賽場中的隱形冠軍。除傳統機械,在2007年時就開始跨足光電產業,是全球第一家切入3D光纖雷射切管機的領域。
近期更和歐洲技術合作雷射應用設備,發展出全國第1台「磁浮」雷射切鈑機。採用磁浮列車的技術原理,在高速運轉中,機件幾乎沒有摩擦力、噪音,除速度比傳統雷射切鈑金更快,精度提升並降低損耗。這1台台歐技術合作的「磁浮」雷射切鈑機,將於此次2020台灣鈑金雷射應用展中展出。
和和另還展出9軸機械手臂雷射切割機,切割成型管件。11軸的全自動化雷射切管機及CNC自動化連線彎管機等高階自動智慧化機械,不因疫情影響而暫停前進的腳步。
董事長林志遠說,因為要深耕全球雷射切割的市場,和和投資10億在南崗工業區建置新廠,在光電產品線中又增加生力軍。預估新廠落成營運後的3年內,集團營收可成長20%以上。占地3,000坪的雷射應用研發中心,期望可帶動台灣產業上下游往前邁進。
台灣的產業界裡面有不少的隱形冠軍在世界競逐。以台中精密機械園區裡的和和機械為例,和和是一家40年歷史的金屬圓鋸機及彎管機公司,產業規模是全球前三大。產品發展的軌跡從手動單機到自動化連線系統,現更進步到機械可智慧運算最佳切割方式、建議最少廢料製程、無人化操作及跨國遠端監控等,從勞力密集的傳統機械提升至智慧自動化領域。

和和機械投資10億南崗建廠 三年後股票上市櫃
隱形冠軍、全球第二大彎、切管設備製造廠和和機械董事長林志遠今(3)日宣布,和和將投資10億元在南投南崗工業區建立國內最大鈑材雷射切割機製造基地,集團並規劃三年後股票上市櫃。
據了解,和和已成功併購俄羅斯當地一家雷射切割機龍頭廠,並計畫將技術移轉至國內,而南崗新廠占地3,000坪,預計2022年投產。
和和機械創立於1979年,公司資本額6億餘元,目前在台中精密機械園區、台中工業區及大陸張家港設有三處生產基地,兩岸員工約500人,去年營收近20億元,營運規模不大,卻是亞洲排名第一、全球第二大的彎管機與圓鋸切管機製造商。
全球知名汽車大廠豐田、本田、現代、通用等,如果少了和和生產的彎管及切管設備,許多如排氣管、油壓管等重要零組件,恐怕都將無法如期交貨,連帶影響汽車的組裝上市,其在產業供應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和和的客戶也涵蓋健身器材、航太、家具家飾及醫療、電動機車等,除了喬山、力山、岱宇、益張、中華汽車等,大陸電動機車九成以上也都是和和的客戶。
為了打世界盃,和和早在15年前就啟動海外併購計畫,並採取品牌雙掛名策略,共同經營聯合品牌,第一家併入集團旗下的英國彎管機製造大廠「Langbow」,讓和和成功打進英國市場,並在歐洲建立灘頭堡。
2016年,和和又透過入股方式,與創立超過60年的瑞典彎管設備老廠Herber結盟,讓和和的SOCO品牌與Herber雙掛名。透過這項結盟,和和進一步拓展瑞典、德國及東歐彎管機市場。
去年美中貿易戰火延燒,和和營收仍逆勢成長14%,其中大陸市場僅衰退5%。總經理羅嘉宇不諱言,主要歸功於集團分散產業與客戶的政策,去年汽車產業景氣不佳,但和和在航太、健身器材及醫療等產業,卻有大幅成長。
和和業績連續五年成長,去年在一片衰退的機械產業中異軍突起,以員工年終獎金發放為例,從基本的4個月到8個月,在業界一枝獨秀。
展望未來,林志遠說,和和看好電動車、醫療及鈑材雷射切割市場前景,預計2022年營收將挑戰30億元,並推動股票上市櫃。

和和機械 獲優等獎

和和機械專研的SB-52X10A-2S-V-U+ROBOT全電彎管機自動化連線設備(下圖/業者提供),參與今(2017)年第13屆工具機研究發展創新產品競賽獲其他數控類優等獎。

雷射切管機及彎管機的製造大廠和和機械,現今產業規模為亞洲第一,全球前五大,優越的創新技術及管理思維曾榮獲「第18屆國家磐石獎」、「2012國家產業創新獎」「2010 & 2011台灣精品銀質獎」、「2010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2008-2013台灣精品獎」、「2009 台灣優良品牌」等多項肯定。

和和機械今年獲獎的彎管機「全電彎管機自動化連線設備」,具備全電機伺服控制(綠色環保動力能源,100%生產速度提昇)、6個專利技術、彎管+ROBOT上下料+多項工作站。1人即可操作,達成自動化生產,降低人力操作及生產時間;另外配備有SOCO DGT專利技術、SOCO i2R(intelligent interface)智慧型圖形化操作軟體及干涉模擬軟體,輸入管件參數後可自動模擬管件生產狀況,避免因參數錯誤造成機器碰撞,等等創新技術。主要的市場客戶為交通運輸工具,金屬家具,健身器材及醫療輔具等。

和和機械 彎管機小兵 進擊全球
台中大肚山上的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近幾年因為大立光、上銀等大廠的進駐而聲名大噪。其實,該園區內也隱身不少在各個產業獨占鰲頭的隱形冠軍,和和機械正是其中的代表。

「一輛汽車大概有50%以上是管子,甚至連安全氣囊裡也有!」和和機械董事長林志遠這麼解釋,和和機械生產的產品,正是專門製造這些管件的設備。

全球知名汽車大廠豐田、本田、現代、通用等,如果少了和和機械生產的彎管及切管設備,許多如排氣管、油壓管等重要零組件,恐怕都將無法如期交貨,連帶影響汽車的組裝上市,其在產業供應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和和機械創立於1979年,現階段資本額為4.18億元,目前在台中市精密機械園區、台中工業區及大陸張家港設有三處生產基地,兩岸員工不到500人,2015年營收約14億元,營運規模不大,卻是亞洲排名第一的彎管機、圓鋸切管機製造商。

林志遠說,和和其實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包括汽機車排氣管等各種由管子構成的零配件,以及桌椅家具的鋼管骨架、醫療輔具,乃至於健身器材的握把等,只要跟金屬管件相關的製造,都需要用到和和的設備。

林志遠強調,與一般量產型工具機不同的是,和和的核心競爭力,在於可以滿足客戶少量多樣的客製化生產要求。以汽車產業為例,汽車大廠每年推出這麼多不同樣式的車款,所需的加工設備就必須跟著隨時變換。

開發程式軟體

拉高競爭門檻

也因為客製化的要求,和和的機電控制能力被「調教」得相當強。公司研發中心現有40餘名研發人員,強調涵蓋機械、電機、光電、軟體與工業設計的工藝整合。

林志遠舉例說,像CNC車床,廠商跟發那科買控制器,工程師只需填寫參數,就可以交給操作人員了,但和和不一樣,幾乎所有控制軟體與程式都是自己開發,也因為如此,無形中拉高了競爭對手想要進入的門檻。

和和創業初期,就選擇了較為艱辛的自創品牌之路。公司從第一台機器開始,就以百分之百自有品牌「SOCO」行銷全球,連貼牌生產都不願接。

林志遠很清楚,面對技術遙遙領先的德國、日本、義大利等領導大廠,和和如果選擇OEM代工、走最簡單的路,終將只能在後頭作一個追隨者,不要說在市場脫穎而出、就連永續經營都可能隨時不保。

林志遠對於研發費用的投入更是不手軟,和和每年的研發經費,平均都占營業額一成左右,幾乎是台灣一般企業的兩倍。這也讓和和的產品不斷創新,以彎管機為例,不但為全電伺服控制,且最高可達12軸,技術甚至領先競爭對手。

林志遠表示,和和從圓鋸切管機做到彎管機,為的就是滿足顧客切管後需要彎管的一站式需求。在銷售策略上,則是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豐田、本田、現代等汽車大廠,雖然都是指標性大客戶,但單一客戶占營收比重,都不會超過5%。

在全球市場的布局也是如此,以汽車製造大國中國大陸為例,占總營收的比重約25%,東南亞及東北亞占22%,美洲市場占20%,歐洲也只有17%左右,市場分散,相對也降低風險。

品質打響口碑


登上亞洲龍頭

為了打世界盃,和和早在十年前就啟動海外併購計畫,並採取品牌雙掛名策略,共同經營聯合品牌。第一家併入集團旗下的英國彎管機製造大廠「Langbow」,讓和和成功打進英國市場,不但在歐洲建立灘頭堡,也藉此提升品牌知名度。

2016年1月,和和又透過入股方式,與創立超過60年的瑞典彎管設備老廠Herber結盟,讓和和的SOCO品牌與Herber雙掛名。透過這項結盟,和和將進一步拓展瑞典、德國及東歐彎管機市場,預估今年歐洲市場業績將有二成以上增幅。

也正是因為注重機電整合與產品研發的技術能量,滿足顧客少量多樣客製化的需求,讓和和以一個新兵之姿,迅速在市場奠定穩固基礎,進而擴大市占。

過去亞洲彎管機市場都是被日本千代田、OPTIOM等大廠所掌控,直到五、六年前,和和終於成功甩開日本對手,在彎管機與圓鋸機領域拿下亞洲二成市占,成為龍頭。業界普遍認為,品質好、服務迅速且到位,加上性價比高,都是讓和和勝出的主要原因。

「腳踏實地,務實才會有真正的力量!」熱愛爬山、學機械工程出身的和和機械董事長林志遠強調,和和沒有太多的花俏,市場完全是穩紮穩打、一步一腳印走出來的。

和和機械37年前從一家鐵皮屋工廠起家,如今已是亞洲最大的圓鋸機與彎管機製造商。林志遠的創業精神在業界備受推崇,但很少人知道,前行政院副院長林信義、前中華汽車總經理蘇慶陽,都是他的同班同學。

成大機械工程系畢業的林志遠,年輕時喜歡爬山運動,登高望遠,也造就他樂於接受挑戰的視野與雄心。

大學畢業後,林志遠先是捨棄中油工程師的穩定收入,跑到瑞典籍的貿易公司從銷售做起,最後升任副總經理。但在一次參加德國漢諾威的展覽中,林志遠見識到國外金屬切管的先進技術,也從中嗅到了商機。

當時,台灣自行車、機車等大量應用金屬管件的工業正在起飛,但是國內並沒有相關的設備製造廠,主要都是由日本等國家進口。林志遠認為,管類成型的加工設備,市場商機可期,正是他可以切入的機會所在。

1979年,林志遠再度放棄外商副總經理優渥的薪資與頭銜,在台中市北屯租了間鐵皮屋,就這麼展開創業之路。

和和草創初期,員工才四個人,林志遠笑稱自己「一個人當好幾個用」,自己一方面身兼工程師畫設計圖,另一方面還要做國貿、寫信發電報,下大雨時,鐵皮屋漏水,還得做補漏的工作。

作為台灣第一家圓鋸切割機廠,和和一開始就走自創品牌的路,並以自有品牌「SOCO」將第一台產品推出去參展,由於品質良好,且性價比高,立刻收到來自各方的熱烈迴響。

和和在市場迅速竄起,除了注重產品研發、強調機電控制整合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一開始就打「世界盃」,將目光瞄準全球市場。

林志遠採取的策略,是和海外大廠合作,採取雙掛名的方式,借力使力,讓和和得以快速切入歐美市場。

另一方面,和和也在全球各地布建綿密的服務網,目前在四個國家設立分公司,並擁有40家專業代理商。林志遠強調,除非先建立服務網,否則「服務做不到的地方,和和不會去賣產品」。

這個信箱…專收妙點子

和和機械近幾年營運快速成長,並成功甩開日本對手,成為亞洲業界龍頭,該公司注重員工教育訓練,透過認證考核制度,提升產品售後服務品質,加上全力照顧員工福利,都是帶動營運成長的正向能量。

和和機械從生產傳統彎管機、圓鋸機起家,近幾年又切入雷射切割設備領域,並在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創新園區建立研發與生產基地。該公司不斷朝高精密、複合化方向發展,為的是提高產品附加價值,同時拉近與世界領導大廠的距離。

和和機械董事長林志遠相當注重產品的研發創新,集團投資10億元在精密機械園區設立營運暨研發總部,台灣廠員工為223人,其中研發人員多達40餘人,涵蓋機械、電機、軟體、光電及工業設計,比重超過17%。

事實上,除了研發部門之外,林志遠也將整個公司的員工都當作研發。公司電梯有一個信箱,員工有任何提案、或新點子,都可以把想法丟進信箱。一個提案獎勵一個便當,如果提案或點子被採納,另外加發獎金鼓勵。

在管理上,和和機械也有一套認證考核制度,共劃分為A、B、C三個等級,新進人員訓練三個月後,必須通過最基礎的C級認證,包括筆試與實機操作,才能晉升為正式員工,如果未能通過認證,就會遭到淘汰。

成為正式員工後,一般經過六個月到一年的訓練,就得參加B級認證,考試內容包括如何安裝、校機及操作等實作;一旦通過認證,通常就可以「單飛」直接到客戶端獨立作業,而A級認證,必須具備編寫教案的實力。

以售服人員為例,除了產品問題的排除,還要協助客戶針對如何操作設備進行教育訓練,包括編寫程式、畫設計圖等,這些都是增進客戶滿意度的關鍵。

政府看優勢

設備轉型升級

擴大營運規模

工研院雷射與積層製造科技中心雷射製造創新部經理李閔凱表示,和和機械以生產彎管機、圓鋸切割機等傳統彎管設備起家,在專業領域中建立廣大的客戶群,近幾年又朝雷射切管設備轉型升級,逐步擴大市占。李閔凱強調,和和機械因為「專注」,成功躋身為亞洲最大的切管彎管設備製造商;如今又往更高階的雷射設備領域「升級」,一方面擺脫後面的追兵,另一方面又拉近與世界領導廠的距離,堪稱台灣機械產業的隱形冠軍。

和和機械於2013年與工研院合作,展開「五軸管件雷射切割技術開發計畫」,由和和機械擔任主導廠商,並結合新代科技、榮剛材料等廠商,共同開發出台灣第一台「五軸3D光纖雷射切管機」。

和和機械在與工研院展開合作前,即已開發四軸雷射管線切割技術,但過去傳統機型採用CO2雷射,工研院轉導升級為光纖雷射五軸切割後,將彎管與切管整合在一台機器上,產品單價因此較傳統機型至少提升近四成。

李閔凱指出,相較於過去四軸切管機僅能直切的特性,五軸3D光纖雷射切管機具有可擺頭斜切的切割頭,能讓管件的切割面更為平整、精準,對後續銲接組裝等製程很有幫助。

另外,因為採用光纖雷射,使調機與維護上省下許多工作及成本,所需廠房空間、電力與模具成本也較少,目前這款新產品已投入量產及銷售,適用於建築、汽車、運動器材、醫療輔具管件加工。

工研院與和和機械後續還計劃開發結合切割與焊接功能為一體的複合化機種,以提升加工精度,未來將打入自行車零配件加工領域,擴大營運規模。

市佔冠亞洲 幫法拉利「出氣」
這個是法拉利的排氣管,很漂亮吧?」像是把玩工藝品,和和機械董事長林志遠認真地將三個金屬片併在一起,一邊解釋,「我們用雷射切出來的。」作為亞洲第一大的圓鋸機及彎管機製造商,和和機械其實很深入你我的生活,隱身在你我熟悉的日常用品背後。

不只排氣管,汽、機車各式由管子構成的零配件、桌椅家具的鋼管骨架、醫療輔具,乃至健身器材的握把等,只要與金屬管相關的製造,都需要用到和和機械的設備。

「管子太多了,安全氣囊裡也有,一台汽車大概有五、六○%都是管子,」林志遠解釋。

一九七○年從成大機械工程系畢業,先是捨棄中油工程師的穩定生活,跑到瑞典籍的貿易公司擔任銷售。

他在一次參加德國漢諾威展覽,見識到國外金屬切管的先進技術。業務嗅覺敏銳的林志遠,看到台灣自行車等大量應用金屬管類的工業正在起飛,管類成型的機器設備應該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金屬管子成型設備的市場不是那麼大,大概只有工具機產業主流的車床、切削機的一半,」台灣機械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王正青指出。

但和和機械卻成為利基小市場的隱形冠軍。

從西裝筆挺到黑手製造

在那大學生稀缺的年代,同學多半在響叮噹的公司擔任中高階經理人。同屆的風雲人物還有前台塑越南河靜鋼廠董事長林信義、前中華汽車總經理蘇慶陽等人。林志遠卻選擇放下外商公司副總經理的頭銜,和同學合夥創業,勇敢挑戰相對獨門的領域。

「出門從轎車到機車,出差是五星旅館變汽車旅館,過去外商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變成只有鐵皮屋的廠房,」成大機械工程系副系主任黃聖杰提起這位傑出校友,從西裝筆挺到黑手製造的創業路。

一九七九年,在台中北屯租了個小場地,雨太大淹水就會淹到膝蓋的鐵皮屋,連員工才三、四個人。「一個人要當好幾個用,自己要兼工程師設計畫圖,也要兼國貿人員寫信發電報,」林志遠捲起袖子就風風火火地做了起來。

作為台灣第一家圓鋸機廠,和和機械將第一個產品推出去參展,就收到來自各方熱烈的迴響。

「大家沒有看過這麼容易把管子切斷、切得這麼漂亮的工具,」林志遠說。

當時主要的競爭對手是德國和日本。在後頭追趕的和和機械,如果選擇代工、OEM(委託代工)是最簡單的路。但林志遠卻從第一台機器開始,就堅持以品牌名「SOCO」做百分之百的自有品牌,連貼牌生產都不願意接。

不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機械設備,為什麼對於品牌要如此堅持?

「品牌」等於「品質」

林志遠認為,「我一定要有品牌,讓客戶認識這個品牌代表的品質,如果隨便貼上別人的牌子,品牌的價值不會跑出來。」

打歐美市場,就與當地合作的公司採雙掛名的方式,共同經營聯合品牌。在英、美分別與管類成型廠商Langbow和Haven合作,借力使力,讓和和機械成功滲透歐美。

顧客切了管子,需要彎曲,那就從圓鋸機,做到彎管機,和和機械繞著顧客的需求跑。

銷售策略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豐田、現代等汽車大廠的供應商,都是和和機械的客戶,大客戶雖然具有指標性,但是單一客戶佔總體營收,比率都不超過五%。地理區域來說,最主力的中國,營收份額也維持在四分之一以下。

研發經費佔營業額的一成,幾乎是台灣一般企業的兩倍,是和和機械維繫第一的憑藉。

服務員也有甲、乙、丙三級

就像許多傳統產業面臨「找不到人」的困境,機械相關背景的年輕人,紛紛往科學園區、往電子業跑,和和機械決定靠自己培訓。

「從現場作業員、組裝,到研發工程師,統統都要經過公司的培訓、考試,通過內部的認證才能夠上生產線,」林志遠解釋,「我們讓一個不夠資格的員工上線工作,不是很對不起客戶嗎?」

內部的認證制度,盤點了人才庫,也激發B咖人才,挑戰A咖的工作。

機器設備廠不單純只是生產製造,「服務」也是關鍵。

除了產品問題的排除,還要協助客戶針對如何操作設備進行教育訓練,包括如何編寫程式、畫設計圖。跟技術人員一樣,和和機械的服務人員也有甲、乙、丙的三級認證,需要通過乙級以上的考核,才具備海外銷售服務的資格。

「夠資格的人才能做」被強調放大,因為林志遠認為這樣「比較踏實」。在各個層面扎實耕耘,讓和和機械逐漸追上競爭者。

品質好、服務迅速,價格卻只要對手的七成。在成立二十五年後,和和機械甩開日本,在圓鋸機及彎管機的領域拿下亞洲兩成市佔,登上龍頭。

亞洲第一還不夠,要繼續向上,林志遠想辦法將所有的員工都納入智庫,「把整個公司的人都當作研發,每一個人都可以動腦筋。」他在公司電梯門口掛著信箱,員工有任何提案、任何新想法,都可以丟進去。

什麼都能提案,什麼都不奇怪。掃地沒掃好,該怎麼掃比較好,也可以提案。一個提案,獎勵五十元的便當,如果案子被採納,還另外有獎金。

從這個制度收割的創新點子很多。例如,由金屬片緊密排列的散熱片,傳統做法是像切蛋糕一樣,一刀一刀慢慢切;服務人員見到客戶的做法後,開始思考是不是可以自己設計出把許多刀片放在一起,像是切蘋果器一樣,做出一次就完成切割的機器?這個想法,不僅獲得落實,甚至進一步申請到專利。

十年下來,累積了兩千多件提案,平均每個工作天,都有新點子冒出來。從管理提案到技術改良,包羅萬象。

整個公司的人都是研發

大家願意提想法,是因為公司的目標透明、明確。公司一年開兩次大會,營業額多少不是祕密,獎金福利也不是黑箱。

年初的大會設定今年目標,明白揭示如果達到目標,年終獎金會是多少。年中的時候再開一次,檢視半年來目標達成度到了幾成;如果追加目標,那麼獎金還會再增加多少。清清楚楚地告訴全體員工,公司要往哪邊努力。

與和和機械有技轉合作的工研院南分院積層製造與雷射應用中心主任洪基彬觀察,林志遠本身的特質,帶動了公司不同於一般傳產公司的企業文化。

印象中冷硬的廠區,有條不紊、整潔有序,牆上還掛著畫,有些是林太太畫的,有些則是他自己畫的。

「這是我的爸媽,一看就曉得是農夫嘛,」林志遠介紹著自己座位旁的畫作,出生於高雄農家的他,講起話來不脫農家子弟的樸實,沒有花俏絢麗的管理,就從人與人的關係和需求出發。

除了員工餐廳,還有一大間和室,讓員工午休時可以去睡午覺。熱愛登山、親近大自然的林志遠,把辦公室內的會議室都以台灣高山命名,辦公區的牆面是冷杉、鐵杉的圖樣。工作時也像是在雪山、奇萊、阿里山裡頭腰繞盤旋。

「不創業,社會會萎縮,」三十二歲就創業的林志遠鼓勵年輕人,「創業才能激發很多東西,創意都是很辛苦的時候才會蹦出來。」

從高材生到黑手工程師,從鐵皮屋到台中精密機械園區挑高、明朗的廠辦,不從眾,林志遠闖出不一樣的路,台灣也因此多了一家隱形冠軍。

 

與我聯繫

詢問和和機械股價或交易問題,可以直接加LINE聯繫或來電

 

加入好友

未上市股票交流,點擊此圖就可加入好友

 

 

LINE   ID是 @way168 歡迎加入好友討論

 0922-966-059  張先生<-手機點我即可撥號

 

 

熱門連結

常見Q&A

和和機械股價行情?

未上市價格波動是依據買賣人氣變化而決定,網路上有許多網站都有呈現個股的買價及賣價,本站也有提供股價參考從這些資訊可以得到一定的和和機械股價行情參考,想要買進或出售手上的股票,歡迎直接聯繫,協議雙方彼此同意的價格交易。

和和機械股票交易?

和和機械是未上市股票不能在集中市場交易,所以無法透過證券商系統進行買賣,也因為證交法規定,不能委託他人買賣,所以想要買賣都是透過私人間直接交易,只要雙方協議好價位,就可以約定辦理過戶事宜,想要買賣都可以直接與我聯繫,我們雙方討論好價格,就可以進行交易。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和和機械
    全站熱搜

    未上市張先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